去年河池日市受理投诉举报6711件
河池日报讯 (记者 莫智 通讯员 王孜羽 黄丽春)3月13日,记者从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(以下简称市消委会)了解到,去年全市各级消费者协会共接到消费者咨询、投诉举报共计6711件,涉及虚假广告、价格欺诈、商标侵权、产品质量、合同欺诈、强制搭售等问题。从投诉情况分析,主要涉及8个方面:
一是汽车销售商不按时交车、车辆配置与约定不符,要求签订不利于消费者的格式合同、强制搭售商业保险、售后服务明显滞后。市消委会提醒,消费者购买汽车时,要选择正规的经销商,购车前仔细查看用户手册与保修卡,全面了解车辆性能,注意标注的保修条款,认真审阅合同之后再签订,且注意保留相关凭证,尤其是购车发票。
二是手机自动关机、黑屏、电池待机时间短、通话声音不清晰、多次维修仍然修不好等。市消委会提醒,消费者购买手机时要到正规的经销门店,仔细检查主机及随机附件,索要正规发票及三包凭证。
三是网购的产品质量差、实物与网店宣传不一样、退换困难、售后服务跟不上。市消委会提醒,消费者网上购物要认准网站的认证标识,采取货到付款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,对那些价格低得离谱的网站商品要警惕。
四是预付消费商家跑路、退款困难等。市消委会提醒,消费者预付消费前验明商家的注册登记和法人信息,认真阅读有关合同条款,明确消费质量和违约责任,注意保留发票、合同等相关凭证。
五是保健品、保健器械虚假宣传。不法商家通过领取“免费礼品”、参加“健康讲座”等方式,把保健品说成药品、把保健器械当医疗器械,引诱老年人购买价格昂贵的保健品。市消委会提醒,老年消费者要谨慎参加各种保健活动集会,购买贵重保健品时应同家人商量,身体不适应到正规医院就医。同时,家人要关心老人,经常与老人沟通交流。
六是房地产开发商不按时交房、房子质量不合格、许诺的部分条款未履行或打折扣、部分楼盘建设与规划不相符等。市消委会提醒,消费者要了解楼盘是否“五证”齐全,签订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。
七是家庭装修材料以次充好,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等。市消委会提醒,消费者要选择经质检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或名优商品;选择有装修资质的装修公司;签订合同前,要先审核各项条款。
八是在农资产品中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,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。市消委会提醒,消费者在购买种子、化肥、农药等时,要查看经营者是否有相关证照,不买包装破损、标识不清的农资商品;要主动索要购物凭证或发票。